兩性話題

偷偷打開呢?

作者: 汪培珽 | 休閒風尚 – 2014/04/02 發佈

給孩子規定,說起來好像很輕鬆,可是萬一孩子還是偷偷不遵守呢?

孩子超過一定年紀後,父母根本不可能二十四小時監視他們。
監視?

可別誤會,我從來不監視孩子,因為我知道,這是「治標不治本」的,而且以人性的角度來看:
『你監視我,表示你有心理準備我會做壞事,這反而提醒了我,現在有做壞事的機會。』

所以我從來不監視孩子。
我信任孩子。
同理可證,我也從來不監視需要兩岸三地跑的另一半。

常常聽說有人監視先生的手法有多高明,查電話、翻口袋、看信用卡帳單,這種事我從來不做─我信任你,我打心底信任。

如果你可以做壞事卻一輩子不被我發現,我就當作沒事,我就當作自己是幸福的。
為什麼不是呢?

不知道,就是沒有。
難不成有天你上了天堂,上帝會跟你說:「哈哈哈,你真笨,被騙了一輩子都不知道。」

然後讓你生不如死嗎。
不會吧,上帝不會這麼幸災樂禍。
可是,我也告訴孩子什麼叫「紙包不住火」?

一兩年前,孩子就知道什麼是「外遇」了。
因為身邊的朋友,開始被這件事困擾。
我直截了當地跟孩子說:「外遇的一方,一開始都不認為自己會事跡敗露的。」

但是,目前,你有聽過瞞一輩子都不敗露的例子嗎?

「為什麼會被發現?」孩子不解。
「你們的爸爸表面上是不抽菸的,但是你們還是發現了他有抽。」我一舉這個例子,孩子馬上明白。

因為那是他們小時候最大的痛,因為他們倆第一次發現「不抽菸」的爸爸,原來是不誠實的。
當時他們只有小學低年級,我還記得他們來跟我說的樣子,可以用「傷心欲絕」來形容。

兒子知道姊姊一天只能跟同學上網聊天十分鐘時,他對我的第一個質疑就是:「她偷偷打開,你能怎麼辦?」
對於孩子,我只做兩件事:『我信任你,不然,我就是理直氣壯地管理你。』

有些父母會被「信任」這兩個字迷惑。
好像「信任孩子」是每個好爸媽必備的特質,結果卻被這兩字「綁死」,心裡明明想管管孩子不良的生活習慣,卻綁手綁腳。

「這樣做,孩子會不會恨我?這樣做,孩子會不會不喜歡我?」

好友明明心裡不想給孩子一小時的上網閒逛時間,我跟好友說,你千萬不要怕,心裡有疑問,就大膽地去跟孩子討論。
三不五時地討論,直到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共識。
好友明明心裡不想給孩子一小時的上網閒逛時間,當初就不應該給,不可以因為怕孩子抗議「為什麼別的同學都可以」而妥協。

所以,當我直截了當給女兒規矩時,就是我要拿回她的自由的時候了。

一天只有十分鐘可以使用網路聊天,可是,我給了女兒一個緩衝區:
「姊姊,你有兩次的機會,如果你被媽媽發現不遵守規定,第二次,我就會將你的網路聊天工具,完全從電腦上移除。」

也就是說,你的電腦,再也沒有人可以隨時傳訊息給你了。
「你要討論功課,沒問題,我的手提電腦借你,用完後還給我。」

我還是不會監視你,我還是繼續信任你。
為什麼我要給你兩次的機會犯錯?

第一,因為這是個不容易改變的習慣,我願意給你多次機會。
第二,我根本不想將Skype從你的電腦上移除。
這個東西沒有不好,是你自己需要知道使用的界線在哪裡。

「那我每天做完功課,要用這十分鐘時,就要來跟你報告?」女兒想要確任規則細節。
「不需要。」每天來跟我報告這種小事,是想害媽媽多幾條皺紋嗎。
「這裡有一個本子,你要開始使用時,自己拿本子登記時間,這樣就好。」我說了,我還要繼續信任你。

這時孩子就必須自己斟酌了:「我只有兩次機會,媽媽是個說到做到的人;到時電腦裡還能不能留下我最愛的功能,就是我自己的責任了。」

後記:
女兒進家門時,手機已經交給媽媽了。
然後,做功課時,除了不能開Skype以外,當然也不可以開部落格,不可以開Youtube,不可以開Email。
說得簡單一些,我將孩子做功課時的環境,打造成跟我自己小時候一樣,除了功課,什麼也沒有。
這是父母能做到的事,也是父母可以助孩子一臂之力的事。

《上一篇》《返回兩性話題》《下一篇》